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以心肌梗死为例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抢救生命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权威心脏病专家Rawies J. 认为“AMI后 <1 h 内得到治疗死亡率约为1%,发病后 6 h 得到治疗,死亡率约为10~12%,假定呈线性关系,则每耽误 30 min 死亡率约增加1%。”因此心梗的诊治时间就是生命。
传统的实验诊断常用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MB)作为心梗的辅助诊断指标。近年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新试验,可在心梗发生后0.5-3h就开始增高,是早发现的慧眼指标对心梗的早期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H-FABP)的临床意义,由于心梗等心血管病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发病不是孤立的常互为因果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没有一个实验指标能反应全面的,因此对心血管疾病从预防到诊断治疗密切相关的HsCRP、SAA、NT-proBNP、D-Dimer,心肌三项等八大指标的临床协同和互补性同时作简要介绍。
总结
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可能用一个检验指标来涵盖全面。因此必须根据临床需要联合应用合理组合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以上介绍的新试验H-FABP和心肌三项、NTproBNP 、hsCRP 、SAA 、 D二聚体等八项试验,可在心血管不同疾病、不同阶段应用。H-FABP对心梗有早期诊断的意义,与NTproBNP联用对心衰的早期诊断更有帮助;D二聚体对血栓病的诊断和溶栓治疗指导所必需;而hsCRP 、SAA可对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合适的预防保健措施和实验指标的监控能早诊早治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行业新闻
心梗早期诊断指标--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Copyright © 湖南远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